海口工业园区(街道):党建引领助推魅力海口振兴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11-01 11:55:2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口工业园区(街道)党工委着眼勾勒海口未来,坚持强组织、谋发展、促振兴,厘清发展思路,统筹发展力量,形成发展合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和决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海口未来发展新局面。

  “党建引领”强组织

  强班子把方向。始终把政治站位和班子作风挺在前。园区(街道)党工委始终把政治站位放在首位,将纪律规矩教育作为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推动班子成员带头学纪律、明规矩、守底线。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班子队伍。截至目前,园区(街道)已开展街道宣讲团走基层宣讲12场,集中学习135次,专题读书班1次,专题培训5次,专题宣讲19次,专题党课13次。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年度党风廉政考核,先后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结果整改专题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按照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细化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狠抓落实。构建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及规范化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围绕“查找党性差距、强化制度意识、校准前进方向”为主题开展民主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保文胜、马建昆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召开以案说法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汲取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经验教训,引以为戒,检视问题、自省反思、深刻剖析,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

  强主业尽主责。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谋在前。按照“一园两片三板块”空间发展布局和“产城、城乡、文旅”三个一体化的要求,坚持创新发展、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抢抓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机遇及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滇池西岸开发建设、“8185”产业培育两大契机,加快磷化工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含光学)业、旅游业三大产业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品质,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把海口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精细磷化工发展基地、西部先进装备机械制造(含光机电)基地及云南省产城融合示范区。预在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激发企业求发展、求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强政府在统筹规划布局、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投融资机制、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宏观指导作用,形成市场、政府、企业共同推进、统筹发展的整体合力。责当头。严格落实党工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向上级党委报告制度,制定下发海口工业园区(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直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以“五个基本”为重点,完成辖区146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10个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落实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等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全面过硬。

  谋合力话攻坚。合理布局。统筹园区各片区及产业发展详规修编,做到城镇总体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林业规划“五规合一”,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产业集群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引领作用。集约发展。以磷化工、机械制造和光机电、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配套建设高新材料、环保、节能和资源再生、装备制造、商业房地产等产业,不断提升园区的土地资源、磷矿资源、水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技术信息资源的集约化程度和利用效率。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和谐共赢。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环境优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资源环境可承载限度内发展和布局工业,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和谐共赢。

  “五星闪耀”谋发展

  以海口工业园、海口街道双主体协调联动,形成海口康养星城、军民融合社区、新型智造社区、新型化工园区、农旅互动景区五板块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定目标。经济发展上,全面完成2021年度园区各项目标、指标,创新性开展园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第二产业,推进落实第三产业占比,助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环境发展上,立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全面完成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污染物排放全面实现控制目标。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系统完整,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强产业。以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通过打造新型化工园区,导入工业大麻、绿色科技、大健康要素,促进磷化产业向特色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转型,推动化工产业聚焦发展、聚集发展、集约发展。重融合。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与商业配套,力求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力逐渐平衡,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探索四化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的融合创新道路;打破空间隔离,优化城镇形态,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海口,定居海口,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四项措施”促振兴

  统筹空间功能布局,优化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因地制宜,结合本底,尊重规律,构建和改善与海口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生态相适应的空间格局、产业生态、平台机制、治理体系。将海口规划成以海口工业园、海口街道双主体协调联动,海口康养星城、军民融合社区、新型制造社区、新型化工园区、 尖山磷矿矿区、农旅互动景区六板块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

  推动海口产业重组,夯实产城融合发展基础。做强精细磷化工业。继续依托海口丰富的磷矿资源,在巩固提升传统磷化工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其向“精细化、专用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积极发展精细磷化工,食品级磷产品,进一步延伸磷化工产业链、价值链。做活装备制造业。推行实施智能制造模式,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应用推广,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全产业链发展智能制造,导入创新创业活力主体,打造新型智造社区,做活装备智造产业;依托国家新兴产业扶持和云南及周边区域装备应用需求,大力发展光学、机械、生物医疗三个领域的装备智造产业,推进海口工业园转型升级。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通过军民融合机制,提升军工企业和军工社群的活力,建设军民融合社区,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军民融合机制,谋划新型产业体系,盘活区域产业主体、科创主体、创新要素,培育新型载体、新型平台、新型业态,驱动存量升级,增量提升,要素融合,促进军民融合发展。通过装备智造、光电精密仪器材料、军民融合服务等产业集聚,打造海口智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提高第一三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海口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服务贸易产业、大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房地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物流产业、主题旅游产业、信贷和融资等金融服务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园区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从产、城、人和自然四大核心要素出发优化产业发展新环境,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进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统筹优化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聚力建设宜业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 “四生”融合环滇卫星城;把提升市民满意度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城市管理运营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空间。以昆明主城唯一现代工业重镇为契机,以生命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环滇卫星城为变量,大力推崇产业绿色发展,减少污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筑绿色优质生活圈,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空间。(西山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西山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利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