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为嵩明发展注入新底气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12-02 15:36:1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郡县治,天下安。”繁荣发展县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擦亮文化底色,在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上下足了功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壮足了底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底气一:传统文化新表达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走进当代生活,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彰显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靠的是实打实的具体举措。

  在嵩明,“钻研科学,潜心实践,悬壶济世,后世之师”的兰茂精神代代相传。明洪武三十年(1397)出生于嵩明杨林的兰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著有《滇南本草》《声律发蒙》等传世之作。从明、清至今,“兰学”一直承袭不断。

  今年9月,随着兰茂文化节开幕和“兰茂像”揭幕,嵩明县不断创新形式让兰茂文化重获生机,逐渐走向群众走向生活。“兰茂文化”城市品牌推介、Q版兰茂形象首秀、文创产品发布、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寻味嵩明”美食真人秀等展示活动、兰茂经典诗词嵩明名家现场书画笔会;陆续上线“兰茂说嵩明”抖音号、“跟着兰茂识百草”云竞赛、“兰茂诗词荟萃”云展播、“花花的世界”云集市、“兰茂来了”手绘长卷……既是对兰茂先生的缅怀和敬仰,也是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挖掘兰茂文化底蕴,掀起学习兰茂文化的热潮。

  自2018开始至今,嵩明县已连续举办了4届兰茂文化节。中共嵩明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张樱介绍,“嵩明城市宣传文创产品”以“山高日月、美在嵩明”为设计理念,以嵩明本地特色及历史名人兰茂为设计源泉,采用本草、印章、书画等为设计元素,辅以现代国潮风格设计,运用传统配色以及现代精工工艺,以艺术化的形式综合展现嵩明山水特色和兰茂文化。

  通过举办“兰茂文化节”,嵩明县进一步挖掘兰茂文化底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嵩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底气二:乡村文明新跃升

  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嵩明县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注重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乡村文化。

  四营村注重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文化,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建设,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评比活动,使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四营村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推行良好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用多种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体现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

  杨林镇官渡社区党总支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聚焦乡风文明,建设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为民服务站,提升了文化服务保障水平,为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杨林镇官渡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倪翠芬说:“如今,官渡社区依托‘文化乐民、文化育人、文化惠民’的指导理念,使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现在,像四营村、杨林镇官渡社区这样的美丽乡村,正一个个地在嵩明呈现,嵩明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文明建设成就,成为嵩明文化自信的又一亮眼色彩。

  底气三:红色文化新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红色革命精神在嵩明绵延不息,既让红色资源鲜活起来,也让红色文化更有感染力,嵩明县不断建设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课堂。

  1935年4月30日,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兵分三路从嵩明向西挺进,其中一部红军经东村、西村、竹箐口入寻甸到皎平渡口渡江。红军战士在东村龙王庙厢房墙壁上写下“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的宣传标语,唤醒了村民的革命意识。这条标语,成为嵩明县东村社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东村社区党总支秉承“建基地、强党建、促振兴”的指导思想,围绕“铭记革命历史,讲好三个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线,遵循“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原则,对红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以红色记忆收藏馆、革命先烈胡如瑛故居、红军长征步道、龙王庙红军标语等为载体,高标准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融合示范点。

  此外,东村社区党总支为构建弘扬红色文化的整体氛围,强调讲好红军长征过嵩明的故事。他们采取线性串联打包的方式,将红军长征纪念塔、红军攻城战斗遗址、东村龙王庙红军标语等文物串联成线,形成嵩明一日红色游精品路线,让红军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在东村有一处文化景观,百姓称之为“聚心山”。驻村工作队员们对“聚心山”这个名字,有着感人、生动、贴切的解释:“聚心山的寓意是,东村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战胜了贫困这座大山,凝聚起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党群连心、干群同心的信念之山。”

  当前,文化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嵩明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进一步压实文化建设的责任,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发掘和弘扬特色文化,努力开创县域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嵩明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共嵩明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利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