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入人心!这是一场彝族老乡“点赞”的院坝党史宣讲会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05-04 20:20:2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本报讯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干部,我亲身经历也见证了农村的变化,村里产业有了、村容村貌更整洁了、老百姓的腰包也更鼓了,我看着是你们刚才吃饭的品种都多了好几样,这些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真的要感谢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在寻甸县六哨乡发噶村,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正在开讲,宣讲人为寻甸县党史学习教育县委宣讲团成员、六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朝永。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宣讲的发噶村是一个纯白彝族村,是六哨乡彝族特色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为数不多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着浓厚的彝族文化氛围和底蕴,2018年发嘎村党支部被列为第一批达标创建的支部。

  怎样才能让彝族老乡更爱听党的故事?怎样才能让党史故事引起共鸣,自然浸润进老乡心中?杨朝永为此做了认真准备:确定主题,筛选故事,设计互动,斟酌讲述语言,推敲宣讲技巧,每一个细节都在他心里反复打磨……

  “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了,100年来,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彝族同胞也一步跨千年,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宣讲现场,杨朝永以院坝座谈会形式,同20余名彝族老党员代表面对面,用彝族同胞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的乡音,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艰辛的发展史、百年辉煌史,通过鲜活的事例,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脱贫攻坚、过上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让广大群众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惠有多少,引领他们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并联系彝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下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村民畅聊感想。

  党史宣讲从下午14时开始,期间不时有村民赶来聆听,大伙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特别是一联系到今天的现实生活,大伙的话匣子瞬间就打开了:“对,以前都没想过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大家日子越过越好了!”“我家去年还买了车,去哪都方便,搁以前哪敢想这事呀!”“你们看看我,去年生了场大病,但有党的医保好政策,完全不用担心‘病不起’问题。”……

  除深入交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外,杨朝永还围绕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与彝族老乡们畅谈,同时认真听取老乡对六哨乡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意见和建议,倡导大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智慧力量。

  3个多小时的宣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今天的宣讲更加坚定了我服务村民的决心。”今年刚被选为发噶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国金激动地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将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起好‘领头羊’作用,当好表率,服务好村民。”

  “今天的宣讲很接地气,也让我更加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发噶村村民李荣生深受感触。他表示,回到家里后,还会叫上全家人尤其是年轻一辈共同学习党史。

  此次宣讲结束后,杨朝永还介绍了下一步宣讲计划与想法:“考虑到在家的大都是老党员,文化程度偏低、汉语水平不高等实际,六哨乡党委将引导各村支部采取‘汉语+苗语’‘汉语+彝语’的形式,为少数民族党员群众进行‘双语’送学,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入少数民族群众心中,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出效果。这里的百姓也特别喜欢唱歌,我们计划将党史编成朗朗上口的民族歌、山歌,到各村寨进行宣传,以真情感染党员群众,让他们听得懂、听得进。”

  不止是“双语”“歌声”宣讲,六哨乡党委书记张俊表示,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在接下来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六哨乡还将进一步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党史讲得好、听得进,还要传得远、记得住,让党史知识入心入脑,激发奋进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行见效。(邓仕娟)

责任编辑:李利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