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 添彩滇中最美绿城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9-17 14:17:4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本报讯  “村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到处干干净净的。我们家的厕所经过改建,既干净又省心。”看到村庄环境大变样,安宁市连然街道武家庄村民朱保林笑盈盈地说。正值美好的金秋时节,走进安宁乡村的各个角落,金风送爽,稻谷飘香,风景如诗如画。

  近年来,安宁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引领全市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安宁建设滇中最美绿城的农村画卷正在螳川大地徐徐展开。

  紧锣密鼓推进“厕所革命”

  9月16日一大早,青龙街道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利明便带领村委会干部,到罗鸣村小组李寿华家研究厕所改建工作。“我们村开展户厕改造,始终依靠群众,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抓落实。实施改厕工作,既改变了村容村貌,也促进了村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赵利明说。

  “以前的沼气池又臭又脏,尤其在夏天,苍蝇蚊子很多,这次我们家把沼气池改成了卫生间,成为水冲式的厕所和洗澡间,洗澡水和洗菜水直接排进了无害化处理池。”白塔村潘继荣家结合家中地点小的实际,把沼气池改成了贴满瓷砖的卫生间。一个设施变成多种用途,改建厕所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据了解,目前安宁市9个街道户厕改造已完成18902座,覆盖率达92.02%。同时,建成了农村公厕512座,其中行政村公厕104座、自然村公厕408座,实现了自然村公厕100%全覆盖。

  巧解污水收集处理“难题”

  “美丽乡村不能任由污水横流。”为做好污水收集处理工作,白塔村委会因地制宜,结合村庄布点分散的特点,在人口户数相对较多的白塔、罗鸣、赤龙城、松坪等村民小组,各建一个氧化池,收集处理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废水,形成了“集中收集+沉淀氧化+回田利用”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收集的污水经过有机处理后,用于浇灌农作物,村民的稻谷、油菜和蔬菜长势都很好,实现了丰收增产。”白塔村委会副主任董建林说。

  据悉,为抓好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安宁市依据村庄布点布局规划,投入资金3.02亿元,为61个行政村、281个自然村修建了氧化池、氧化沟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方面,目前已完成37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走好清洁清运“一盘棋”

  当晨曦来临,“清洁律动”便拍醒睡意朦胧的安宁。此刻,各街道村(居)民小组、大街小巷又闪现 “红马甲”(卫生保洁员)不知疲倦的身影——他们认真扫净街边、集市、小区、车站及卫生死角的垃圾。与此同时,一辆辆垃圾清运车也开始忙碌,在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之间奔走接力……

  安宁市全面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一体化城乡生活垃圾五级处置管理机制,推动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常态化、长效化,为全市9个街道全部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今年以来,安宁市已累计清理农村垃圾18061吨,日均产生生活垃圾300余吨,已实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诚然,安宁市垃圾清运体系的形成,得益于良好的保障。全市农村地区共设置分类果皮箱2812套、垃圾分类收集桶5031个、收集房1132间,配备保洁人员1335人、垃圾收集及转运车109辆、垃圾中转站10座,村级环卫设施实现全覆盖。

  “热衷于垃圾分类的小朋友,一笔不小的财富啊。还是够她吃好多支小牛奶冰棍儿啦!”居民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女儿垃圾分类成果,受到众微友点赞。安宁市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中,一以贯之抓好垃圾分类,通过“大手牵小手”“小手牵大手”持续不断抓宣传引导,强化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如今,乱扔垃圾、随意投放垃圾的现象基本见不到了。

  “角角落落尽展美丽风景,家家户户共创美好生活。”为引导各街道和各村各户扎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安宁市人民政府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推进会,现场观摩学习、会诊问题、解决问题,营造互学互评互比氛围,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绣好美丽宜居乡村“工笔画”,迈出建设滇中最美绿城坚实步伐。(矣赵辉)

责任编辑:李利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